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栏目 > 普法宣传

宪法宣传周 | 传承宪法文化,弘扬法治精神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 发布时间:2024-12-03 10:19

2024年12月4日

 

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

 

12月1日至7日

 

是第七个“宪法宣传周”

 

2024年“宪法宣传周”主题: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一、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是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二、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平等权、政治权利、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社会文化权利、监督权。

 

三、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1.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照法律纳税。

 

6.其他义务,如劳动的义务、抚养孩子和赡养老人等义务。

 

四、宪法日设立的意义是什么?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

 

设立国家宪法日,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五、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归纳为以下四项:

 

1.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出生、上学、工作、退休

 

公民生命中的每个时刻

 

都在宪法的保护之下

 

《宪法》和我们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

 

《宪法》与我们的一生

 

从出生到离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涉及的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生命权、人身自由权、受教育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婚姻、财产等多种权利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如何守护自己的权利

 

日常生活有哪些权利容易被侵害呢?不让职工休息、不让孩子上学不回家赡养父母……这些都属于违法行为。也就是说从出生到年老,从婚姻到职场,宪法都与我们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主办:宝鸡市商务局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

陕ICP备12009282号 网站标识码:6103000020

陕公网安备 610303020002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