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栏目 > 文明建设

宝鸡:百花齐放春满园

来源:文明宝鸡 发布时间:2022-04-07 12:00 浏览次数:

疫霾消散,大地回暖,宝鸡各文化场馆、旅游景区重新开门迎客。近日,几位老人走进位于金台区的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参观,他们是抗战时期成立的宝鸡申新纺织厂的子弟。2020年,我市依托申新纺织厂建成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睹物生情,老人们感慨地说:“这是为城市留下了文化记忆啊!”


  近年来,我市坚持文化引领发展、文化培根铸魂、文化润泽民生,深化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推进更高水平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公共文化服务日趋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加速升级,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形成了“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景象。


图片


  文化赋能为市民送上精神大餐


  工业风格的市图书馆阅览室里,明亮的光线、琳琅满目的书籍、全神贯注的读者,组成了一幅静谧而和谐的画卷。在一家互联网企业工作的王晨是市图书馆的常客,对她而言,这里“满室书香惹人醉”,称得上是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家园。


  近年来,我市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复审为契机,以打造“十五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为目标,持续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市文化艺术中心、宝鸡大剧院、千阳大剧院相继建成,岐山大剧院、宝烟俱乐部、西凤酒剧院等7个剧场完成改造,并建成镇(街道)图书馆分馆95个、文化馆分馆99个、服务点159个,116个镇(街道)综合性文化站、1323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公共文化服务半径不断扩大。截至去年底,我市高标准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复审验收,陈仓区被命名为首批“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金台区金河镇、凤翔区田家庄镇、渭滨区姜谭路街道被命名为首批“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乡镇(街道)”。


  “礼义廉耻全不晓,枉戴乌纱穿红袍。”去年11月19日至21日,新编秦腔廉政剧《陈三两》在宝鸡大剧院演出,这部讲述反腐倡廉故事的秦腔大戏一经亮相便大受好评。“话剧月月演,秦腔周周唱,电影假日放”是我市文化惠民的常态,仅去年一年,我市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作、征集原创剧本32部,新创、复排精彩剧目15台,举办各类文艺演出活动1000余场,惠及群众300余万人次。


图片


  旅游带动“看中国,来宝鸡”深入人心


  2022年北京冬奥会掀起了一场冰雪旅游热潮,我市依托丰富的冰雪资源,大力推进“旅游+体育+康养+研学”,打造了多个冰雪旅游基地,开发了多条冬季旅游线路,太白县鳌山滑雪度假区创建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并入选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名单,收获了国家级创建两个“全省唯一”。


  宝鸡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我市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按照“全景宝鸡、全季皆宜、全时旅游、全业互动”的发展思路,把全市1.82万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大景区,持续做好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展示,全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产业规模更加壮大、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经济贡献更加突出的良好发展势头,“看中国,来宝鸡”城市形象主题宣传语深入人心。


  “十三五”期间,全市实施文旅重点项目148个,累计接待游客4.4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09.3亿元,总体呈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强劲态势。“十四五”期间,我市共谋划文旅重点项目263个,其中列入陕西省文旅“十四五”规划项目82个,总投资1000亿元,居全省第二。


  “一业兴、百业旺”,我市按照链接一产、嵌入二产、融入三产的总体思路,推进文化旅游与生态、工业、研学、乡村等产业跨界融合、协同发展,让文化旅游元素符号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积极打造新产品、培育新业态、促进新消费。六营泥塑村、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陈仓老街、鳌山滑雪度假区等一系列文化旅游+农业、工业、商业、体育的文化旅游产品不断呈现,我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


图片


  文明彰显城市汇聚爱的暖流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宝鸡是西周故地、礼仪之乡,自古就流传着泰伯奔吴、虞芮之讼的佳话。近年来,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深化,宝鸡不断创新文明载体、丰富文明内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道德模范、岗位标兵。


  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韩宏伟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陈仓区分公司投递组组长,从业十余年来,他翻山越岭、走街串巷,坚持多说几句话、多走几步路、多上几层楼,尽自己最大努力为群众服务,累计投递报纸、杂志、信件、包裹近千万份(封)。近期宝鸡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韩宏伟带领投递员坚守岗位,每天早出晚归、东奔西走,尽己所能将快递和物资送到群众手中。


  疫情之下,逆行而上的还有全市1959名下沉干部、1580名社区工作人员、1334名医务工作者、4118名物业人员、2942名基层民警和志愿者,他们奋战在主城区各社区,落实防控措施,服务居民生活,为我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力量。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关键时刻站出来,是市民文明素质提升的体现,更是文明城市创建深化的成果。近年来,我市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广泛动员市民参加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市民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感受文明、践行文明:全市11567名市民积极参与交通违法“随手拍”行动,6651名师生参与“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系列活动,1165个行政村全部成立红白理事会,倡导文明的婚丧嫁娶……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支撑,就没有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我市充分发掘、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市实施“一四五十”发展战略、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丰润道德滋养。